家住北京朝陽區(qū)的小任最近有點煩,因為家里有蟑螂,他在某網絡購物平臺上購買了一款備注為“外國原裝進口”,而且“網絡評價有幾十萬條,好評率也很高”的蟑螂藥。然而沒想到的是,藥用了好幾天,蟑螂還是活蹦亂跳。對此,小任一臉無奈:“明明有那么多好評,怎么會是假藥呢?”
近年來,網店消費者往往依靠銷量和好評數量來判斷某款產品的優(yōu)劣。然而,部分無良商家卻趁此通過刷單(指店家付費請人假扮顧客,用以假亂真的購物方式來提高網店的銷量和信用度)等虛假交易行為,以次充好,給廣大消費者造成巨大損失。在刷單之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一些正規(guī)商家也參與其中,有的商家甚至直言“不刷單就只能倒閉”。刷單,緣何愈演愈烈?
明知違法仍使用
刷單這一行為究竟是否違法?
北京市西城區(qū)法院金融街法庭庭長助理舒銳指出,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明確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案诘诙畻l明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還可以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P>
盡管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但不良商家鋌而走險的例子仍屢見不鮮,消費者也是頻頻踩雷。
國家發(fā)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表示,刷單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變相的“托兒”。
“就好比以前我們去一些旅游景區(qū)、商店,總有導購會推薦購買一些產品。而現在隨著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地發(fā)展,單純依靠產品的質量已經不能吸引消費者。因此,很多商家為了快速獲取利潤,便會采取一些非常態(tài)的競爭手段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刷單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刷單,商家能達到快速積累人氣并最終獲利的目的。這是刷單現象日趨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P>
刷單背后藏風險
在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清杰看來,刷單在網購環(huán)節(jié)制造了很多虛假信息,也可以稱做“市場噪音”?!吧碳覙嫿ㄌ摷俚慕灰琢亢秃迷u,嚴重干擾了消費者對產品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實質上是一種商業(yè)欺騙。這不僅干擾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也對社會資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比如對正規(guī)商家來說,為了競爭就必須加大宣傳成本,這無形中增加了企業(yè)的成本?!?/P>
萬喆則進一步表示了擔憂:“目前很多刷單行為都是一些不法集團有組織、有規(guī)模地實施。我們都知道現在在網絡平臺上注冊賬號基本都要實名驗證,不法分子卻能闖過這一關,說明他們很有可能通過一些不法渠道獲取和偽造了很多人的私人信息。而隨著刷單行為的加劇,無形中會促使不法分子更加肆意地盜取和偽造人們的私人信息。”
“此外,我們不得不警惕,不法分子在掌握了很多人的私人信息后,還會滿足于通過刷單牟利嗎?他們更有可能去從事比如電話詐騙、短信詐騙等不法活動,進一步危害社會的安定?!比f喆說。
治刷單需多管齊下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人民法院對淘寶訴“刷手”李某案作出判決,認定李某在淘寶交易中,有24筆交易屬刷單行為,違反了淘寶規(guī)則,構成違約。據悉,這是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
無獨有偶,不久前山東省濟南市工商管理局查獲了一起網絡刷單案,186家淘寶網店被立案調查,900多名刷手涉案。各地為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網絡市場環(huán)境,紛紛重拳出擊,打擊刷單炒信、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
舒銳表示,以刷單為名行使詐騙之實,是網絡詐騙的一種表現形式。司法機關應加強對該類犯罪的打擊力度,并對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此外,要強化刷單參與方的民事責任。一方面,依托現有服務協議,對參與方予以封號并列入黑名單;另一方面,可考慮修改服務協議,就不誠信刷單行為約定適量違約金,以便將來以訴訟方式追究刷單各方的民事賠償責任?!?/P>
周清杰建議,治理刷單行為,首先是電商要勇于承擔自己的主體責任,進行自我約束,以身作則,堅決不從事刷單等違法行為。其次,各大電商平臺應該承擔監(jiān)督與約束的責任,制定有震懾力的行業(yè)規(guī)范,對違法商家實施拉入黑名單、永久封禁等措施,加大他們的違法成本。第三,新設立的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網絡交易和監(jiān)督管理司,今后應在維護網購秩序中進一步發(fā)揮重要作用。
萬喆表示,政府應該加快建立對應的信用體系,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耙坏┯猩碳疫`法刷單,我們就可以對該商家未來的任何商業(yè)活動以及其他活動進行一定的懲戒,比如限制他們出行乘坐高鐵、飛機等。通過這些手段,來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讓大家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獎懲分明,大家才能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ㄋ苫ńW編輯 李明澤)
反侵權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未經書面許可,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guī)范網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本報社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家庭主婦報》、《都市新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的原創(chuàng)內容,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江城日報社(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家庭主婦報》、《都市新報》、松花江網、吉林烏拉圈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曹律師(法律顧問)0432-62582887
武文斌(版權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