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除夕,中國人辭舊迎新的日子。記者來到南昌市青山湖區(qū)這條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小巷,走進一間特殊的廚房,記錄下此間彼此守望相助的故事。
這是一間全年不打烊的廚房,與江西省腫瘤醫(yī)院僅一墻之隔,是一些患者與家人抗擊病魔的“抗癌廚房”。
廚房主人萬佐成、熊庚香老兩口22年來堅持為患者提供炒菜做飯的便利,無論春夏秋冬,總有爐火為需要幫助的人而留。
?。ㄒ唬┏Φ膱允?/p>
農歷歲末的最后一天,闔家團圓的時刻,已古稀之年的萬佐成和熊庚香沒有回家。“抗癌廚房”照常營業(yè),春節(jié)期間費用全免,這是他們迎接新年的方式。
考慮到春節(jié)期間,不少患者因病情無法回家過年,萬佐成夫婦每年此時都會堅守在廚房,服務前來做飯的患者和家屬。
除夕當天,夫妻倆如往常一樣,凌晨四五點便早早起床,為廚房生火、燒水,準備食材和調料。臨近中午,愛心志愿者和患者家屬陸續(xù)到來,廚房顯得十分熱鬧。
“今天過年,志愿者給大家準備了餃子、紅燒肉,管飽。”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熱情地招呼眾人。他們有的聊起治療過程中的艱辛,有的回憶起往年家人團聚時的美好。
人間百味,最暖不過“家”的味道?!拔依习樵卺t(yī)院已經(jīng)住了四個月,就盼著嘗嘗家人做的菜?!眮碜园不盏幕颊呒覍購堄罢f。
“抗癌廚房”由半截狹長小巷改造而成,二十多個爐灶整齊排列,砧板刀具、鍋碗瓢盆有序擺放,這里免費提供廚具和調料,病人家屬只要拎著菜來,就能開炒。
老兩口心里清楚,許多患者家庭為治病,早已傾其所有?!爸尾〉腻X不好省,但做飯能省一點是一點,哪怕一分錢,對這些家庭來說也是救命錢?!焙唵蔚脑捳Z,道出了他們堅守的初心。
365天全年無休,早已成為兩位老人生活的常態(tài)。一年中,他們通常只會在農歷新年初一下午回家吃頓團圓飯。但短暫相聚后,他們又匆匆趕回照看爐火,方便家屬們隨時過來炒菜。
萬佐成和熊庚香被網(wǎng)友比作“當代灶王爺”,理由樸素而真摯:他們的爐灶能溫暖人心,炊煙可撫慰傷痛。
(二)22年的堅守
熊庚香懷中抱著三本留言簿,她翻開一本,雖不識字卻努力辨認字跡,仔細回憶留言之人的容貌和心愿。
“愛人生病這一年來,經(jīng)歷了不少人情冷暖,是你們讓我感到家的溫暖,在抗癌路上多了一份信心”
“感謝你們讓我們在絕境中見到光明和溫暖,在最后的人生旅途享受著人間的美味煙火,吃上可口的飯菜”
……
一字一句,承載著病友最質樸的情感,也支撐著老兩口走過一個個寒來暑往。
22年的時間足夠讓青絲成霜,卻未改變這對夫妻的生物鐘。他們幾乎每天都是從凌晨四五點忙到晚上九十點。這樣日復一日的堅持并不容易,一年下來要為上萬名病友服務。
曾有義工想替他們扛起這份擔子,萬佐成只提了一個要求,能不能365天都待在這里。遺憾的是,對方做不到。
老兩口的子女也曾勸說他們放下攤子休息休息,但他們就連榮獲“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也沒去現(xiàn)場領獎,因為“爐火不能熄,病患等不得”。
22年的堅守源自一次患者家屬“借火”的經(jīng)歷。當年,他們擺早點攤時,一對帶著孩子的夫妻小心翼翼地來詢問:“爐子里剩下的火,可不可以讓我們炒個菜?”
原來,孩子患骨癌截肢后嚷著要吃媽媽做的菜。萬佐成得知事情原委后,立即架好鐵鍋:“來,我這還有余火,你們盡管用?!?/p>
這一善舉在病友中口口相傳,他們紛紛來這里炒菜。起初,老兩口分文不收,拗不過病人再三勸說,才象征性收點服務費維持運轉。
這間小小的廚房,有太多的故事。
回憶間,老兩口又聊到了老張。老張五十多歲被查出癌癥晚期后,常來廚房和萬佐成聊天,聊生活、談病情。一來二去,兩人成了朋友。
隨著老張病情惡化,醫(yī)生善意提醒家屬,可以回家了。臨走前,躺在救護床上的老張,執(zhí)意讓車子開到“抗癌廚房”:“我來這,就是為了見你們最后一面?!?/p>
萬佐成眼眶濕潤,兩人的手緊緊相握……
“他們離了我們,很困難;我們離了他們,會寂寞?!比f佐成常說,他們和患者就像家人,彼此牽掛、互相需要。只要自己還有一絲力氣,就會一直把這個廚房經(jīng)營下去。
?。ㄈ┯H情的堅守
癌癥不僅是對患者的折磨,也是對家屬的考驗。
55歲的龔述斌來自江西奉新縣,4年前妻子被診斷出肝癌,從此生活大變。他帶著妻子輾轉各地求醫(yī)問診。跑運輸?shù)能囐u了,收入斷了,家底日漸掏空,龔述斌一度感覺“天塌了”。
在“抗癌廚房”這個小天地里,煙火升騰,龔述斌找到了片刻慰藉。他站在灶臺前,熟練地為妻子做了一碗肉餅湯,再炒了一盤萵苣。從不下廚的他在這里不僅學會了做飯,更學會了面對困境。
“炒這幾個菜,經(jīng)濟實惠,夠我們吃一天了?!彼宰魍nD,又接著說道,“更重要的是,在這兒和其他病友聊聊天,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p>
萬佐成夫婦總能敏銳地察覺到患者家屬的情緒變化,細心地經(jīng)營“氛圍”:至親初遭變故,有人一時難以接受,他們就會寬慰鼓勵;遇到有人自暴自棄,甚至埋怨患病的家人,他們便會立刻制止,不讓那些傷人的話語說出口。
“患者心思敏感,容易被家屬情緒影響。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家屬溫暖,這樣患者也能感受到。”兩位老人說得最多的就是“吃飽飯,活下去”。
簡單的幾個字,卻滿是力量。他們認為,吃飯不只是為填飽肚子,更是對希望的堅守?!翱拱N房”里的每一道菜,雖不是山珍海味,卻都寄托著共同的心愿——家人平安。
55歲的黃立順家住江西橫峰縣,去年父母先后因病去世,前不久妻子又被診斷出癌癥,接二連三的打擊讓這個硬漢再也“繃不住”了。
在病房面對妻子,黃立順總是強裝鎮(zhèn)定,來到“抗癌廚房”沒聊上幾句,眼淚就止不住地流。聽著病友家屬們講述各自的人生經(jīng)歷,那些或悲傷或堅韌的故事讓他逐漸“走了出來”。如今,他每天都會到菜市場精心挑選食材,為妻子做幾道可口的飯菜。
“再苦再難,也要讓她吃好每一餐。”黃立順語氣中滿是守護妻子的深情和決心。
?。ㄋ模┝忌频膱允?/p>
“大姐,真沒想到還能在這兒見到你!”郭春妹再次踏入“抗癌廚房”,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熊庚香。
八年前,來自江西吉安的郭春妹就曾在“抗癌廚房”為患病的丈夫做飯。由于癌細胞轉移,她丈夫不久前再次住院。
“抗癌廚房”這些年也有了許多新變化:當?shù)卣谙锏兰由w了雨棚,下雨天不用再撐傘做飯;愛心企業(yè)捐贈安裝了20多個電磁爐,替換了原先一排排的煤爐;還常有志愿者送米送油送菜……
萬佐成、熊庚香將便利與希望帶給患者,卻把辛勞與疲憊藏在心底。這份堅守,讓社會的愛心在這里不斷匯聚、傳遞。
志愿者蔡虞龍是石泉村工作人員,2018年通過媒體報道了解老兩口的事跡后深受觸動,從那以后每月都會來“抗癌廚房”做義工,幫忙打掃衛(wèi)生。
多年前,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為病友悉心照料過一名5歲小女孩,如今已上大學的她也成了一名愛心志愿者。
江西省腫瘤醫(yī)院也仿效“抗癌廚房”開設了便民廚房。記者看到,廚房里不僅有10余個灶臺,還有多功能蒸柜。到了飯點,提著菜籃來這里炒菜的患者家屬同樣也不少。
“抗癌廚房”內外的變化,讓萬佐成、熊庚香夫婦深感欣慰:“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往后不管什么時候、不管在哪,患者都能吃上可口的飯菜?!?/p>
“抗癌廚房”目睹過人生的脆弱與無常,也見證過生命的堅韌與頑強。愿這份堅守,如不熄的爐火,溫暖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
?。F凇融媒網(wǎng)編輯 羅安東 初審 張勇軍 復審 李明丹 終審 王久權)
原標題: 新春走基層·走筆|22年堅守,最暖不過“家”味道
反侵權公告: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未經(jīng)書面許可,擅自轉載霧凇融媒網(wǎng)作品的,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為規(guī)范網(wǎng)絡轉載行為,制止非法侵權轉載,鄭重公告:
一、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wǎng)、霧凇融媒APP等)的原創(chuàng)內容,必須事先取得吉林市融媒體中心書面授權;
二、對侵犯吉林市融媒體中心(包括《江城日報》、《江城晚報》、霧凇融媒網(wǎng)、霧凇融媒APP等)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提起訴訟等;
三、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
程律師(法律顧問)0432-62223777